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中国严寒地区分布图 严寒地区划分

我国可分为五个气候区,分别是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气候区。每个气候区都有其特殊的气候特点,建筑设计应针对这些特点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严寒地区代表城市——呼和浩特

1. 呼和浩特气候特征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极端气温最高38.5℃,最低-41.5℃。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年均1600小时。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

二、寒冷地区代表城市——延安

1. 延安气候特征

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梁峁沟谷纵横,地表支离破碎,起伏大,坡度陡。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低温霜冻、冰雹、干热风、连阴雨。年平均气温9.9℃,年平均最高气温17.2℃,年平均最低气温4.3℃,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3.1℃,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8.3℃(2000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3.0℃(1991年12月28日)。

三、夏热冬冷地区代表城市——温州

1. 温州气候特点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这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且四季分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盛;雨水充沛,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盛的地区。江南民居与南方建筑的特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普遍拥有其特殊的布局方式和风格。它大体上和北方的四合院有共同之处,但在设计细节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地域气候的适应性。

江南民居在布置上更加紧凑,院落占地相对较小,这种设计主要得益于当地人口密度高、农田稀缺的特点。考虑到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民居墙壁较高,空间开阔,这不仅便于通风换气,而且利于防潮。尤其是一些特色的门窗设计,如推拉窗、支摘窗等,都能够有效地调节室内风量和光线的进入。为了增加通风面积,还会设置一些透空的栏杆和天井,使空气能够更好地流通。

在风水学方面,江南民居也有其讲究。选择建筑地点时,大众会综合考量气候、地质、地貌、生态等多重影响,这也是适应当地气候的一种表现。

广州的气候与建筑特色

广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夏季长且水热同期。这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广州特殊的建筑风格。例如,广州的西关大屋设计精巧,采用封闭的外墙以减少太阳辐射并保持私密性。利用坡屋面、小庭院、天井等设计元素,组织天然通风,使房屋在炎热的夏日里也能保持凉爽。

西双版纳的“干阑”式住宅

西双版纳因其特殊的热带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傣族居民的干阑式住宅便是对这种气候的巧妙适应。这种住宅底层架空,利于空气流通和防潮。而其特殊的墙体设计和屋顶通风口等设计,都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凉爽舒适的室内环境。

武汉的气候特点与建筑适应性

武汉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则相对寒冷。其特殊的气候条件要求建筑物既要能有效散热,又要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比如武汉的一些活动积温高但潮湿的住宅区,建筑设计注重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对湿气的排除,这不仅能减少能耗还能为居民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青城国际等项目更是利用了太阳能热水体系、雨水回用体系等技术手段来应对武汉的气候特点。

武汉火车站的现代建筑科技

武汉火车站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高速火车站,其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例如,其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节能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使用外墙内保温技术和双层中空玻璃等材料不仅提高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还降低了能耗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各地的民居和建筑都充分体现了对当地天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适应和利用。无论是传统的江南民居还是现代的城市建筑,都在不断地提高和创造中与天然和谐共存。武汉站以千年鹤归造型展现湖北特色,其60米高的屋顶象征着湖北中部崛起的地位。九片屋檐展示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火车站采用太阳能硅晶板供电,环保又节能。武汉站还使用了地源热泵体系,利用地下水源调节室内温度,能效比远高于常规体系,无污染且能改善能源结构。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冬季有些地区相对寒冷。东北地区因高纬度和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漫长且气温低。内蒙古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靠近寒带,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尤其山区更为寒冷。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冬季气温普遍较低,昼夜温差大。这些地区的寒冷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除了上述冷的地区,中国还有其他地方也同样寒冷。在冬季,这些地方的气温会下降到较低的水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寒冷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