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国际减灾日是哪一天?了解其重要性与活动主题

国际减灾日是哪一天?了解其重要性与活动主题

国际减灾日一个引起全球关注的重要日子,每年10月13日被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天然灾害的认识,推动社区和个人强化应对灾害的能力。今年的国际减灾日主题为“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强调通过教育与培训,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的智慧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家庭和社区中成为韧性建设的积极推动者。

国际减灾日的由来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联合国大会倡导设立一个国际日,以增强全球对天然灾害风险的认识和预防能力。每年10月13日的国际减灾日活动,是为了表彰全全球民众及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而做出的努力,同时提高大家对面临的风险重要性的认知。这一天的纪念活动不仅是为了教育公众,同时也是为了提醒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防灾减灾职业。

天然灾害的威胁

天然灾害是一系列危害人类生存的天然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等。我国小编认为一个天然灾害频发的民族,这些灾害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安全。因此,了解天然灾害的特性以及掌握基本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多学一点自救智慧,就意味着在灾难降临时我们可以多一分保障。

法律及政策保障

在我国,防震减灾的职业受到法律法规的严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最高的法律文件,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中的职责与义务。这部法律不仅强调了个人在防震减灾职业中的职责,还鼓励公众参与地震灾害保险等活动,以提升社会整体的抗震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提升公众防灾能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天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上升。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必须主动参与防灾减灾进修。教育的力量不可小觑,只有具备了应对灾害的能力,个人和家庭才能在危机时刻更好地自救、互救。

拓展资料

国际减灾日每年的设立不仅一个提醒,更一个全球共同努力的行动号召。今年的主题“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强调了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通过进修和分享防灾智慧,我们能够增强应对天然灾害的能力,为家庭和社区的安全与稳定贡献力量。因此,了解“国际减灾日是哪一天”对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简单的日期记忆,更是对生活的重视与对未来的建设。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一天反思自身的防灾准备,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保护自己与他人。